這篇早該寫的文章從秋末到了現在夏初,但或許此刻的心情更適合撰寫它吧?!
總結過去8個月的生活,當然是歡笑大過少少的難過
但心頭揮之不去的壓力,直到6/18的陽光下午,在野餐時看到錄取的email後
才頓時煙雲散,我終於能開始碩士生活了!
從Freiburg旁邊的Schlossberg山上往下俯瞰
Freiburg佛萊堡,黑森林的入口
這裡之所以氣候溫暖,並且是全德日照最充沛的地區
並不單是因為她位處南邊,更因為是位在上萊茵河谷地的她
東邊有黑森林的一系列山脈,西邊則有位置與高度都相對襯的法國Vogesen山脈
中間貫穿萊茵河,兩座山脈則遙遙相望
黑森林以北也有一些山使得上萊茵河谷地形成一個向南邊開口的ㄇ字型
地中海的暖空氣就在向北吹送的同時駐留在了這裡
形成Freiburg宜人舒適,甚至有點慵懶的退休氣氛
當然~也因此是個產酒的重點區域 。
就如許其他歐洲城市一樣,Freiburg的市中心也是大教堂和廣場
戰爭裡總有許多奇蹟,而德國的許多教堂似乎都有奇蹟,就是在1944年的轟炸後教堂仍在瓦礫中佇立的奇蹟,Freiburg也不例外,大教堂在二戰中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壞,而Freiburg的其他地方則幾乎毀於一旦,也因此城市中除了石板路和重點建築外,大部分還是以新式建築為主。但與其說是奇蹟,其實在二戰時聯軍仍然會避免轟炸歷史建築才是主因吧!
大教堂後半部
初來乍到Freiburg,最引人好奇的就是路面上的小水道了,它叫做Bächle,Bach是溪的意思,母音上打兩點,尾部加上le,是我們這地區的方言”小”的意思,跟高地德語(正統德語)不同,這所謂的”小溪”有它意想不到的原始功能,救火?飲水?洗腳?澆花?純粹好看?
穿越大街小巷,在Freiburg的老城區隨處可見
市中心的主要街道也不例外
其實以上的答案都是錯的!這些小渠道是拿來倒垃圾用的!在以前歐洲沒有衛生系統,垃圾只能以最傳統的方式清運,但在Freiburg這個地區,13世紀開始引用周邊的溪水建立了這個東西,因此家家戶戶可以直接把垃圾倒入水中沖走,聽起來很髒,但如果身在當時,堆在家門口總比沖走乾淨多了吧!當然,以前都是有機垃圾所以可以這樣做嘍~也因此在中世紀黑死病爆發時,Freiburg有著相對較乾淨的衛生條件,死亡率聽說也較低。 時至今日,它當然已經失去這樣的作用,現在它有著讓人不怎麼討喜的傳說,說是不小心掉進去的話你就會跟當地人結婚,所以來Freiburg要小心!不然就留在這嘍~夏天時則可以看到一些人把腳放在裏頭沖涼,小孩子拿著船在裏頭玩,有些花店把花放在水裡~它帶給了這城市很多的活力!不過千萬別拿來洗手和喝!
Freiburg大學主要建築
和海德堡相同,Freiburg也是德國著名的大學城,22萬居民中,有3萬人是學生,腳踏車密度也是在德國僅次於海德堡的高。這裡曾經出身過有名的哲學家(原諒我並不知是誰),因此Freiburg的哲學,同時還有社會科學在德國是相當有名的,Freiburg的醫學與法律也是。而作為德國的太陽能城,城市附近有許多的相關研究機構,與隨處可見的太陽能應用,在黑森林的她,環境保護議題一直是這裡的重點核心,也因此我選擇這裡做為我碩士的開始。
大學的一隅
和前面兩張照片相接與相鄰的另一部分建築。Freiburg大學的這幾棟主要建築是集中在市中心的,但例如我的學院則在市中心坐車2站的地方
由於在黑森林的關係,這個城市是個綠意盎然的城市,城市跟山和綠樹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,第一章照片所說的Schlossberg山從市中心旁邊就可以走步道上去,我現在所住的地方,也是前後椅著山,5分鐘內就到了山上,有時會想,或許冥冥之中愛爬山的我就註定了要在這城市落腳。
我家就在照片中的某處,右手邊照片外就回到市區
市區都是經由這種路面電車穿梭,照片中的門是Freiburg保留下的兩座城門中的一座:Schwabentor
這是我在Freiburg最喜歡的靜謐小巷,這裡只和大街隔5分鐘路,卻有著不可思議的安詳。春天時上面的綠樹會垂下紫藤花,是最美的季節,可惜我沒有照片。巷子裡有許多很有特色的小店,當陽光普照時,也可以愜意地坐在戶外的餐桌享受餐點。
小威尼斯全世界有一大堆,Freiburg也有個完全沒法相比的小威尼斯…其實管它什麼名號,重點是漫步在其中時你喜不喜歡這裡最重要。水裡有一隻鱷魚,一隻石頭做的鱷魚..
一個黑森林的城市,一個..恩~小鎮,市中心長寬不超過一公里,Freiburg卻不是如它的規模般便宜,次於莫尼黑、杜賽道夫,它很有可能是德國生活費大約第三貴的城市,氣候、學生、退休老人是其原因,太過舒適的天氣吸引非常多人想要在這裡居住,尤其對熱愛陽光的德國人這裡可是風水寶地,偏偏這裡還是個大學城,眾多學生對於住房的需求也抬高了這裡的生活費用,在德國,南德Freiburg所在的邦—巴登符騰堡邦,和慕尼黑在的巴伐利亞邦,是兩個最有錢的邦,非常多好大學也集中在這兩個邦內~以前哪知道~沒來過還以為黑森林的小城生活費應該很低廉!雖然有種被陰的感覺,但比起歐洲許多地方,即使是Freiburg這裡的生活費,尤其住,還是可以便宜將近一半!跟台北相去不遠。
市中心附近的廣場,每到下午時分就會有許多人坐在廣場上喝酒聊天,當然--春夏限定
離我家3分鐘的大學圖書館,後面就是嫩綠的山頭,雖說是因應改建的臨時圖書館,但離我家如此近還真是一大福利,但我可能在學期間是無緣用到新圖書館了~
Freiburg的另一座城門:Martinstor,旁邊有Freiburg唯一的麥當勞,但並不是什麼吸引人的賣點…
最後談談Freiburg的公園吧~Freiburg有兩個大公園,一個在市區,一個離市區10分鐘電車程,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曬太陽,慵懶地聊天、野餐、看書或打情罵俏,對於我來說這是個很自然發生卻又很新鮮的體驗,人到了Freibgug自然而然就會相約去草地上坐下聊天,但才會突然發現自己在台灣似乎沒有這樣做過!
這裡最大的公園Seepark,名字就是湖公園的意思,雖然這裡很棒,但老實說並沒有照片這麼美!

3月的某一天和一群朋友在Seepark草地上烤了一下午的肉
這是另一個在市中心的公園,秋天時雖然天氣不如夏季,但霧裡亂紅,黃葉紛飛有它不同的美

也是Seepark的一景,春天時德國也迷櫻花!這張照片來自朋友的專業相機!放在最後借花獻佛一下
文末總是不免一些感想,尤其在待了8個月後,其實很難三言兩語交代一切。說實話,剛來此時並不甚喜歡這裡,那時正是邁入冬季的11月,我住在一個混帳房東那裏,身邊充滿著陌生的語言,4.5點就天黑,市中心就那麼一條熱鬧的街,七早八早店也就拉下鐵門收攤,那時我只把這裡當作一個學習語言的地方,並不會對於能否留在這裡有太多期待,也懊惱過也哭過也生氣過。隨著逐漸認識新朋友,春來夏至~春風拂面花裡香,薰風送暖幾日陽,我也開始恢復了爬山健行,慢慢的我喜歡上這裡,作為念書我很樂意待在這裡,雖然總覺得未來會想回到台灣,但那無關地景生活,只關乎家鄉文化~又是另一個故事了~
這8個月,還記得第一次和我的羅馬尼亞朋友吃飯,我腦子不停地想:怎麼辦怎麼辦我聽不太懂又講不太出來!到昨天和他們快樂地在餐廳聊天,進步了~就在不知不覺中,雖然德文仍然很難,跟德國人溝通也仍然很難,但和8個月前不同了!我沒有想過自己會第二外語,或是”要”會第二外語,但這一切就在我決定念再生能源後開始,糊里糊塗橫七八豎來了德國,帶著去年下半年一切的不順和擔憂愧疚來了德國,懷著這種心情來到德國再出發,我發現我更懂得感謝與珍惜。在去年我嘗過一路順遂到滾雪球的失敗,我從有些得意忘形到有些失去信心,這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磨練,但我很高興我經歷了,當然也許是因為現在海闊天空我才這麼說~但都過去了,現在才是正的開始,但我不後悔我做了這決定,也不後悔我選擇了這樣一條路。
很感謝我的家人願意支持我的決定,很感謝我的許多朋友的幫助與打氣,碩士只是一個開始,但這個開始我就擁有了許多東西:)
黑森林,我留下來了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