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劍橋的火車就像元元說的,實在快到不行,可能這段路的司機都是飆仔吧!快的莫名奇妙。劍橋火車站離市區大約有走路30分鐘路程,所以要先走一小段路嘍~
往市區前進時看到的教堂
劍橋的街道跟牛津有些不同,不過也蠻多建築是和牛津一樣用黃色,一種更淡一點的黃,不知道是為什麼?這種顏色在倫敦都沒看過。但劍橋街道多些別的顏色和不同風格的房子。
跟牛津雷同的黃色建築
為數也不少的堆石矮房,這就是跟牛津比較不一樣的建築,之後還會看到幾個學院也很不一樣
劍橋的學院不像牛津比較分散,它大部分集中在康河右側,也就是徐自摩的康河, 首先就看到了Queen’s College(皇后學院)有名的數學橋,據說是經過精密計算的橋。
可惜要進學院才走得進去,但今天不打算進皇后學院
這是皇后學院的入口,這就很明顯是別於牛津的建物了,暗紅與米白相間的磚頭,推砌出像縫衣邊的紋路,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
康河一景,上面的船隻無數
下面就往King’s College(國王學院)去,有”哥德精華”之稱的禮拜堂絕對不能錯過,我是歌德式的FANS!!這所學院很大,光是站在正門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,從看到它的那一眼,它便有讓人愛上劍橋的魔力,國王的氣勢,與學院的氣質,”國王學院”是你輕聲反覆吟詠的四個字。
走向國王學院時,映入眼簾即是傲人的禮拜堂與大門
正門的樣式
另一個角度看向大門,這張也很明顯看出學院前草坪,它把學院與街道隔開,讓學院多了一分意外的寧靜
入口其實在禮拜堂,哈~大門不是讓參觀者進去的,所以就先往禮拜堂走,不過我忘記拍禮拜堂正面,有點可惜!
教堂內部
到英國目前為止走了3個教堂了,我很明顯的感受到教堂帶給人的那種不由自主的神聖,而教堂本身就像是一種神蹟,站在裡面就是一種身歷其境的洗禮,不過我不會因此信教就是了!
出了教堂就是廣闊的中庭草坪了
這張有沒有世界末日的感覺啊?!
教堂的背面,跟正面基本上是類似的結構,彌補沒拍正面的遺憾
來到歐洲,不出幾天你就會對石刻雕花麻木,不過不管是乍看還是細看真的是很驚人!到底怎麼辦到的?
出了學院又來到的美麗的康河,河上撐船的人太多,非常有礙觀瞻,原本幽靜的景色都被破壞了!但他們都不會掉下去!真的很可惜!只會輕微擦撞…
想想河上那些人全部消失,景色多漂亮?
他們也有出租船給人自己撐,這就是自己撐的笨蛋和別人撞了
繼續往北走,皇后學院位於最南端,接著看到的是培育出30為諾貝爾獎得主的Trinity College(三一學院),我是從康河的左側過去的,劍橋很有趣,學院都在右側,一片又一片的大草地在左側,我不確定這些草地屬不屬於學院,但無論如何,它們都自然的襯托出學院的寧靜,真的很漂亮也很優閒!
這片就是三一學院河對岸的草地,遠眺國王學院禮拜堂
到了這裡,是我英國第一次的草地體驗,英國人實在太愛草地了,到哪他們都要坐或躺在上面,而且都完全不躲太陽,我也優閒的坐在這,靜靜的看著河的一切。康河的美,美在她的小與靜,縱使撐船來去不斷,她枕在草地旁的臉龐依舊靜謐,楊柳永遠是最綿密的情人,纏綿悱惻的結果就是無限的浪漫,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,你只帶走了滿身的浪漫與詩意,這就是康河。只可惜我一直沒拍出好看的康河,把美留在了當下~
我跟旁邊一家人一樣坐著
按照地圖,這應該就是三一學院的內堂,我是從後門看進去,沒有去前門了。照片左側的一排柱子因為光線照的好像3D動畫
康河在學院的一角輕輕轉了彎
這是從我在的草地往聖約翰學院看過去的景色,又是非常棒的草地!這道門鎖了,我無法進去,得繞路
離開這片草地在饒回St.John’s College(聖約翰學院)正門是個不小的工程,但聖約翰學院不只超大超漂亮,還免費!我說什麼都要去!
大街上的圓教堂,別小看它,它在英國可是很罕見喔!
聖約翰學院某側高塔
學院大門口,因為這張比較漂亮所以放它,想看正門全貌可以去相簿
進去後一景
聖約翰學院是跨越康河的學院,中間用康河上最著名的嘆息橋相連,嘆息橋的來由有兩個說法,一個是以前這是通往考場的橋,所以學生經過都會嘆息;另一個是它美得讓人發出嘆息,到底是哪個呢?
這就是嘆息橋啦~真的是很美!
這就是河對岸部分的學院,也就是剛剛透過被鎖起來的門看到的地方,我很喜歡這棟,尤其它窗前種上了色彩繽紛的花!讓它的每扇窗戶都活了起來!
美麗的窗戶
為了節省篇幅,裡面的樣子就不再多做敘述,相簿裡都有照片喔!總之從這裡我可以穿過嘆息橋回到對岸
嘆息橋裡的樣子,就是小小的
離開後我前往最後一站,Jesus College(耶穌學院),它的建築比劍橋其他建築還老一些,所以看起來樣式沒那麼新穎,不過是一所很有趣的學院,裡面有一些藝術品,這是其他學院所沒有的。
進門的石板路
婚禮藝術品
被嫩綠圍繞的窗戶
之後我就開始準備回車站,今天沒有像昨天一樣把腳走斷掉!Anytime的車票真的救了我!說到這裡,看完牛津與劍橋,我覺得我喜歡劍橋多牛津很多,從建築.氣氛.市鎮規畫三方面都是劍橋贏,建築當然是因為我喜歡歌德式,而且劍橋的建築我覺得更有氣勢;氣氛我認為劍橋營造的很好,它學院附近的草地遠多於牛津,而且加上康河,走在劍橋時心情非常開朗輕鬆,相形之下牛津就沒讓我有這種感覺;最後是市鎮規劃,雖然都是大學城,但牛津的學院是混在商店街中,我走在那裏會覺得吵雜,而劍橋卻是大多數集中在康河,顯得很靜謐。
哈~當然還是因人而異啦,像元元和漢克都喜歡牛津~但我真的很喜歡劍橋,能在這裡待過的學生,我可以想像的出被薰陶出的氣質,以及自信,而且冬天的劍橋才真美呢!當學生就能看到四季了!(劍橋不是always對外開放)如果未來我找到我為何要念這裡的理由的話,我想我會非常想進來,但不能念沒有原因的書!如果沒有理由,我不會因為這裡漂亮就想進來的!(考不考的上又是另一個境界的問題了...)
晚餐是一個將近300元的漢堡王單點漢堡和難吃的麵,好快!就要離開倫敦了!一路向北~約克和湖區我來了!
我是畫室的Celine 哥~還記得嗎?? 你現在應該挺適應德國的生活了吧!
回覆刪除過了這麼久才給你訊息,不好意思喔~是因為你走了之後,我也回到亞利安星球去了----我不是地球人,最近才重返地球的…..
看到你的部落格還挺驚訝的,感覺不像是熱血青年的很花俏的樣子,整個風格倒是有熟男的Fu~~呵呵呵~~看到你那張國王學院的照片,讓我想到自己一個人去英國旅行的回憶;記得那天我腳走得很酸,就一屁股在學院門口坐下,想想自己拋開台灣的一切來到異地,好像脫韁野馬那樣不羈,但是獨身一人的寂寞感突然跑出來,一冷一熱的心情各半,情緒複雜到一個境界….真是~~
也跟我說說你的近況吧~ 寫Email也行~ ^^…再聊囉~
黑優~我前幾天有寫email給妳喔:)不知道妳有沒有收到~
刪除